一、模型介绍
概率图模型是一类用图来表达变量相关关系的概率模型。它以图为表示工具,最常见的是用一个节点表示一个或一组随机变量,结点之间的边表示变量间的概率相关关系,即”变量关系图”。
根据边的性质不同,概率图模型可大致分为两类:第一类是使用有向无环图表示变量间的依赖关系,称为有向图模型或贝叶斯网;第二类是使用无向图表示变量间的相关关系,称为无向图模型或马尔可夫网。
隐马尔科夫模型(Hidden Markov Model,简称HMM)是结构最简单的动态贝叶斯网,这是一种著名的有向图模型,主要用于时序数据建模,在语音识别、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有广泛应用。
马尔可夫模型(Markovmodel)描述了一类重要的随机过程,随机过程又称随机函数,是随时间而随机变化的过程。因此,我们要解决的就是描述系统随时间的变化情况。
1、算法模型
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图结构如下:
隐马尔可夫模型中的变量可分为两组:
- 第一组是状态变量$ {y_1,y_2,…,y_n}$ ,其中$ y_i \in \mathcal{Y}$ 表示第$ i$ 时刻的系统状态。通常假定状态变量是隐藏的、不可被观测的,因此状态变量亦称隐变量。下面用$ I=(i_1,i_2,…,i_T)$ 来表示
第二组是观测变量$ {x_1,x_2,…,x_n}$ ,其中$ x_i \in \mathcal{X}$ 表示第$ i$ 时刻的观测值。下面用$ O=(o_1,o_2,…,o_T)$ 来表示。
设$ Q$ 是所有可能的状态的集合,$ V$ 是所有可能的观测的集合:
其中$ N$ 是可能的状态数,$ M$ 是可能的观测数。
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假设
隐马尔可夫模型作了两个基本假设:
- 齐次马尔可夫假设,即假设隐藏的马尔可夫链在任意时刻$ t$ 的状态只依赖于前一时刻的状态,与其他时刻的状态及观测无关,也于时刻$ t$ 无关。
- 观测独立性假设,即假设任一时刻的观测只依赖于该时刻的马尔科夫链的状态,与其他观测及状态无关。
这就是所谓的”马尔科夫链“,也称为一阶马尔可夫模型:即系统下一时刻的状态仅由当前状态决定,不依赖于以往的任何状态。若状态转移依赖于前n个状态,则称为n阶马尔可夫模型。
2、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其他参数
除了上面我们介绍的一些参数,如果想要完整的构建这样一个马尔可夫模型,还有要一些其他参数
状态转移概率
表示模型在各个状态间转换的概率,通常记为矩阵$ A=[a_{ij}]_{N\times N}$ :
表示在任意时刻$ t$ ,若状态为$ q_i$ ,则在下一时刻状态为$ q_j$ 的概率。
输出观测概率
模型根据当前状态获得各个观测值的概率,通常记为矩阵$ B=[b_{ij}]_{N\times M}$ :
表示在任意时刻$ t$ ,若状态为$ q_i$ ,则观测值$ v_j$ 被获取的概率
初始状态概率
模型在初始时刻各状态出现的概率,通常记为$ \pi = (\pi_1,\pi_2,…,\pi_N)$ :
表示模型的初始状态为$ q_i$ 的概率。
3、隐马尔可夫模型构建过程
隐马尔可夫模型由初始状态概率向量$ \pi$ ,状态转移概率矩阵$ A$ 和观测概率矩阵$ B$ 决定,$ \pi$ 和$ A$ 决定状态序列,$ B$ 决定观测序列。因此,隐马尔可夫模型$ \lambda$ 可以用三元符号表示,即
$ A,B,\pi$ 称为隐马尔可夫模型的三要素。
当我们已知马尔可夫模型时,其输出一个长度为$ T$ 的观测序列$ O=(o_1,o_2,…,o_T)$ 的生成过程为:
- 设置$ t=1$ ,并根据初始状态概率$ \pi$ 来选择初始状态$ i_1$ ;
- 根据状态$ i_t$ 和输出观测概率$ B$ 选择观测变量取值$ o_t$ ;
- 根据状态$ i_t$ 和状态转移矩阵$ A$ 转移模型状态,即确定$ i_{t+1}$ ;
- 若$ t<n$ ,设置$ t=t+1$ ,并转移到第2步,否则停止。
4、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确定—示例
假设我们有3个盒子,每个盒子里都有红色和白色两种球,这三个盒子里球的数量分别是:
在这个例子中,有两个随机序列,一个是盒子的序列(状态序列),一个是球的颜色的观测序列(观测序列)。前者是隐藏的,只有后者是可观测的。这是一个隐马尔可夫模型的例子,根据所给条件,可以明确状态机和、观测集合、序列长度以及模型的三要素:
盒子对应状态,状态的集合是:
球的颜色对应观测,观测的集合是:
状态序列和状态观测序列T=5.
初始概率分布为:
状态转移概率分布为:
观测概率分布为:
5、隐马尔可夫模型的三个基本问题
- 概率计算问题:给定模型$ \lambda=(A,B,\pi)$ 和观测序列$ O=(o_1,o_2,…,o_T)$ ,计算在模型$ \lambda$ 下观测序列$ O$ 出现的概率$ P(O|\lambda)$ 。
- 学习问题:给定观测序列$ O=(o_1,o_2,…,o_T)$ ,如何调整模型参数$ \lambda=[A,B,\pi]$ 使得该序列出现的概率$ P(x|\lambda)$ 最大?即用极大似然估计、EM算法的方法估计参数
- 预测问题,也称为解码问题:给定模型$ \lambda=[A,B,\pi]$ 和观测序列$ O=(o_1,o_2,…,o_T)$,求对给定观测序列条件概率$ P(I|O)$ 最大的状态序列$ I=(i_1,i_2,…,i_T)$ 。即给定观测序列,求最有可能的对应的状态序列。
对应三个基本问题的使用场景如下:
- 概率计算问题:许多任务中需根据以往的观测序列$ {x_1,x_2,…,x_{n-1}}$ 来推测当前时刻最有可能得观测值$ x_n$ ,这显然可转换为求取概率$ P(x|\lambda)$ 。
- 学习问题:在大多数显示应用中,人工置顶模型参数已变得越来越不可行,如何根据训练样本学得最优得模型参数?
- 预测问题:在语音识别等任务中,观测值为语音信号,隐藏状态为文字,目标就是根据观测信号来推断最有可能的状态序列(即对应的文字)
参考链接
- 周志华老师的《机器学习》
- 李航老师的《统计机器学习》